2015年時前去大陸學艾灸課程,還拿了本培訓證書「高級中醫特色調理師」,和喜歡艾灸的許多大陸朋友們,交流學習經驗,因此有機會結識一群艾灸的業餘實踐者。
溫針灸的手法,是當時在大陸學習到的,就是在插針後,套上無煙灸管而已,在古代是插針後在針尾上插上艾柱,把「針」和「灸」結合使用,但我發覺這種溫針灸的手法,在部分傳統中醫是不太鼓勵這樣子做的。
因為中醫的「針灸」指的是不同的二個方式,「插針」和「艾灸」,插針多用於急痛症,病程淺,艾灸屬於病程長人體較虛,應該選擇最適合的方式為之,把二種混在一起用,到底給身體下補瀉哪種指令,往東走往西走,走哪邊?
當年我剛開始學習,拿自己家人來實驗,發覺這種溫針灸對一般民眾相當有難度,且效果也並沒有特別的好,倒不如直接做艾灸、鋪灸或太乙神鍼的效果,患者會因為插針而感到害怕,插了針後還要在針上套上無煙灸管或針尾插上艾柱,還得注意艾絨掉落會燙傷,對患者和施針者來說負擔有點大,我發覺現在大陸自從文化大革命後,中醫形成斷層,接棒的中醫發明出許多和中醫古書違背的手法出來,自號為創新,但其實是不太對的。特別是許多中醫竟然放棄了中醫傳統問症方法「望聞問切」,竟然也西化起來,要看西醫檢查報告來斷症,不洋不中的,這樣子問症看症,會準確嗎?
且現在中醫學院人才培養制度,也沒有遵照傳統中醫培訓方式,中醫系學生竟也強迫要修西醫的課程,把中醫培養搞的不中不西的,難怪會發明出許多違背中醫古籍經典的「創意中醫手法」出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